缺位与再生:新时期农会重建问题研究
刘刚;王芳;
摘要(Abstract):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农民组织化问题,使本来已经备受关注的农会重建问题更加升温。但学界对新时期农会的重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就需要从新时期农会的重新定位入手,对农会发展的历史以及如何重建进行初步的梳理,以期能为农会的重建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农会重建;新时期定位;历史变迁;现实诉求;初步构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刚;王芳;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2]赵海林.不要把农会与农协混为一谈[C].价值中国网,2006.
- [3]于建嵘.我为什么主张重建农民协会?[J].中国社会导刊,2004,(2).
- [4]朱英.辛亥革命前的农会[J].历史研究,1991,(5).
-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 [6]韩方明.重建农会:探索中国农民权益保护的新途径[C].中国农村研究网,2003.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
- [8]刘德厚.广义政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 [9]胡鞍钢.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J].二十一世纪,2002,(2).
- [10]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J].战略与管理,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