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国内学术界40年研究概略和述评
彭志恩;
摘要(Abstract):
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深化,人们对实践范畴的讨论逐渐由认识论领域转入世界观和本体论领域,并由此引发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集体反思。在集体反思过程中,起初主要形成辩证唯物派和实践派两大派别,两大派别内部又形成"派中之派"。此外,在讨论初期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主张,进入新世纪以来形成的"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以及"辩证、历史、实践的唯物主义"主张,共同代表了一种走向综合的趋势。
关键词(KeyWords):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国内学术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彭志恩;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楠森.重谈我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看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0).
- [2]陈先达.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点想法[J].哲学动态,1988,(12).
- [3]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海学刊,2002,(3).
- [4]陈先达.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
- [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J].东岳论丛,1983,(2).
- [6]李淮春,鲁品越.实践概念对物质观的变革与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1992,(4).
- [7]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1990-03-12.
- [8]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J].哲学动态,1988,(12).
- [9]杨耕,陈志良.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J].学术界,1989,(2).
- [10]杨耕.“实践唯物主义”概念三含义[J].哲学动态,1988,(12).
- [11]徐崇温.就“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答杜章智同志[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3).
- [12]徐崇温.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J].哲学动态,1988,(7).
- [13]沈一之,等.理论纵横:哲学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45.
- [14]王正萍,李崇富.略论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统一[J].哲学动态,1989,(6).
- [15]侯才.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观的变革[J].华侨大学学报,2004,(1).
- [16]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8).
- [17]衣俊卿.超越“实践唯物主义”的困境[J].哲学动态,1989,(10).
- [18]高清海.论哲学科学的对象和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1982,(1).
- [19]高清海.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J].哲学动态,1989,(4).
- [20]何畏.马克思创立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J].哲学研究,1983,(6).
- [21]何畏.论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哲理指导[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6,(3).
- [22]何畏.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也论《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0,(4).
- [23]俞吾金.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下[J].江海学刊,2013,(5).
- [24]边立新.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吗?——俞吾金教授《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一文商榷[J].山东社会科学,2014,(5);段忠桥.对俞吾金教授《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三点质疑[J]学术月刊,2006,(4);段忠桥.“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辨析——兼答俞吾金教授[J].河北学刊,2007,(6).
- [25]杨耕.重新理解哲学的显著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J].学术研究,2015,(1):1-11.
- [26]杨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内涵——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J].南京大学学报,2016,(2).
- [27]杨耕.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沉思[J].哲学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