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探析
李文婷;高正礼;
摘要(Abstract):
党的创立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摸索之后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以及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部署;在民众之中,救亡图存和满怀期待的民族心里情绪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得以展开的社会心理背景。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构成了此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9-10D088);;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18)
作者(Author): 李文婷;高正礼;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2]沙健孙.中国共产党史稿: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15.
- [3]陈独秀.国庆纪念的价值[J].新青年,1920,8(3).
- [4]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1920,8(1).
- [5]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44.
- [6]施存统.我们的大敌,究竟是谁呢?[N].民用日报,1920-09-28.
-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期[G].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 [8]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B].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10.
- [9]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
- [10]对于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J].新青年,1920,7(6).
- [11]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G]∥中央档案馆.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0:8.
- [12]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317.
-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3.
- [14]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