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要素分析
齐尚晓;孙丽芳;
摘要(Abstract):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国内外多元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分化、分流现象凸显。高校一贯是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它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融入多元变数。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生成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它的成因元素是多元的、复杂的、具有时代特性的。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形态的转化是政治态度生成的新时代背景,从众心理等多元因素的促发是政治态度生成的内在考量要素,网络元素、群体记忆等新要素的融入使政治态度生成体系架构得以构建,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成因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KeyWords): 意识形态;从众心理;网络元素;群体记忆;政治态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SZ3005)
作者(Author): 齐尚晓;孙丽芳;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维平,潘泽谷.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规律[J].当代青年研究,2010,(2).
- [2]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N].光明日报,2015-01-20.
- [3]范雷.80后的政治态度——目前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代际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13,(3).
- [4]理查德·布伦盖特,玛格丽特·布伦盖特.生命过程与代政治学[J].孙忠雄,译.当代青年研究,1990,(5).
- [5]袁贵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15,(3).
- [6]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N].辽宁日报,2014-11-13.
- [7]李艳艳.维护微博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纠正的几种倾向[J].红旗文稿,2014,(23).
- [8]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许利民,薛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9.
- [9]宋书文,孙汝亭,任平安.心理学词典[K].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3.
- [10]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42.
- [11]李颖.青少年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4,(1).
- [12]甘瑁琴,王晓晚.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9.
- [13]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困境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2,(5).
- [14]崔文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及其主要限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 [15]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