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视域下的政府转型与职能实现
郑家昊;
摘要(Abstract):
20世纪中后期,社会风险度的骤增和危机事件的频发,预示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呼唤着建立起一种基于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相较于以控制导向和集权导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传统治理模式,合作治理要求多元治理主体平等地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在合作治理中,政府类型将会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深刻转型,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将不会沿用管理主义的控制导向,而是建立起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合作地参与社会治理。政府引导合作的实现依赖于政府治理工具的创新,尤其是有效地运用平台建设和服务支持等新型治理工具。
关键词(KeyWords): 合作社会;合作治理;服务型政府;引导型职能;政府工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Z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810027)
作者(Author): 郑家昊;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M].邮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序).
- [2]查尔斯·汉迪.非理性的时代:掌握未来的组织[M].王凯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
- [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 [4]Lester M.Salamon.“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J].Foreign Affairs,1994,73(4).
- [5]T.Levitt.The Third Sector:New Tactics for a Responsive Society.New York:AMSCOM,1973.
- [6]Amitai Etzioni.“The Third Sector and Domestic Mission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3,33(4).
- [7]张康之.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 [8]詹姆斯·克里斯.社会控制[M].纳雪沙,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9.
- [9]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 [10]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M].北京:三联书店,2005:33.
- [11]陈新民.公法学札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7-48.
- [12]James D.Carroll.“Service,Knowledge,and Choice:The Future as Post-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5,35(6):578-581.
- [13]郑家昊.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 [14]Hoogerwerf,A.(ed.)Overheidsbeleid,Alphen ann den Rijn:Samson,(4th editon)1989:52-72.
- [15]Ringerling,A.B.De instrument van het belied,Alphen aan den Rijn:Samsom,2000,10(1):35-47.
- [16]盖伊·彼得斯,弗兰斯·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M].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15.
- [17]郭新立.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