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1421

哲学与思辨

  • 论科学发展观方法论之意义

    刘毅强;

    科学发展观凝结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哲学思维的睿智,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的最新成果,推动了当今世界发展理念产生深刻变革;强调要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十分必要。

    2012年02期 No.8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价值观的救赎:超越消费主义

    王春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悄然潜入的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使部分人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人生价值观发生扭曲、社会价值观变得迷惘、生态价值观趋于冷漠即是其突出的表现。而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之影响价值观的基本路径是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操纵、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以及消费主义符号象征意义的诱导。超越消费主义冲击价值观的根本之道是坚持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具体来讲,则尤其需要社会大众传媒付出大量艰苦的努力,引导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2012年02期 No.8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中西方管理差异的文化根源探析

    周瑞玲;

    从中西方管理差异的表现出发,分析探究中西方文化深层的起源和根基,在管理规律、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与艺术方面提出独特的见解,目的在于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式管理制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标准与西方理论的内在融合。

    2012年02期 No.8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陈桂宝;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发展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与社会生活诸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空前的严峻的挑战与危机,表现在: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侵袭,伦理道德的丧失,等等。人是社会的主体,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自身。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精髓,应当在推动人性的科学发展及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彰显其现代价值。

    2012年02期 No.8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明代前中期陈献章讲学活动初探

    刘志华;

    讲学活动是中国古代从孔子时期就已经存在的进行教育以及进行文化思想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研究各朝代讲学活动,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在明代的讲学大家中,陈献章的地位尤为重要。他的讲学活动不仅开启了江门学派,在当时影响深远,而且也是明代思想从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关键环节。

    2012年02期 No.8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经济探求

  • 从新视角看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邓文钱;阮清;

    从农业发展规律的认识阶段来看,可以划分为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未来的智慧农业。中国传统农业主要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依靠直观经验来指导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和管理。现代农业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指导,充分强调科学技术理性的指导作用,以促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智慧农业关注科学原则与人类伦理价值原则的有效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2年02期 No.8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科社新探

  • 列宁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实践及启示

    孙新彭;

    列宁认为,党内民主是一项根本的组织原则,必须由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它的实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学习与研究列宁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要求我们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并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012年02期 No.8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从“7W”模式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

    姜玉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传播媒介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以"5W"和"7W"模式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明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特点。

    2012年02期 No.8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论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化

    蒋政;

    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最完备的社会科学理论,应当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涵盖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政治活动的全部,尤其是在策略意义上,政治理论的艺术化特征更为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目标,科学化与艺术化是手段,时代化则是源泉。

    2012年02期 No.8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中国社会结构紧张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渠章才;

    当前中国正经历一个"社会结构紧张"的时期。由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状况彻底被打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结构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不断摩擦、对立,甚至在构建某种情况下会产生激烈冲突的过程。"仇富"、"仇官"现象是"社会结构紧张"时期的突出表现,它对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个严峻挑战。能否化解"仇富"、"仇官"现象,顺利解决"社会结构紧张"的状况,将决定我国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2012年02期 No.8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王木森;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2012年02期 No.80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改革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守问题

    宋珂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改革转型时期,我们应该摒弃什么,坚持什么,这对于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要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改革转型期间引起的争论、改革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坚守的问题入手,探讨改革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存在的困惑和应坚守的方向。

    2012年02期 No.80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专职化视阈下的人大制度改革探析

    刘涛;闰彩霞;贺灵;

    在社会转型期,人大代表兼职制呈现出一些不利于树立和强化代表意识,不利于提高代表素质,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不利于代表职能广泛履行和作用充分发挥的弊端。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能克服人大代表兼职制的弊端,健全和完善人大的职能作用,所以,必须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化。通过明确专职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职权,建立民主的专职人大代表选举机制、竞争机制,减少代表人数与优化代表结构配置,建立健全人大代表监督机制来完善人大制度。

    2012年02期 No.8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党建园地

  • 新形势下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探究

    王秀琴;

    党群关系是关系着执政党的生存、巩固与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是:消极腐败现象,收入分配不公,改革政策不配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群众工作弱化五个方面。深层次原因是:"腐败问题"存在的文化因素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利益补偿机制缺失,政策不配套,公众民主参与的体系还不完善,干部授权体系与考核体系不完善等。

    2012年02期 No.8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加强领导干部耻感文化建设刍议

    牛廷伟;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缺乏羞耻心,主要是因为权力监督制约网络缺损在"待补"中生发出巨大的社会离心力;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迷失在"寻找"中生发出巨大的利益诱惑力;封建腐朽特权观念在"传承"中生发出巨大的传染力;干部群体在相互攀比享受中"迸发"出巨大的道德杀伤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耻感文化建设,要在素质提升上增强道德自省力;在作风建设上增强制度执行力;在文化传承上增强精神净化力;在干部选任上增强民主推进力;在法制保障上增强失德惩戒力。

    2012年02期 No.80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推进中共政党文化建设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秦宁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政党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共政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导性途径。基于中共政党文化建设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契合,因此要明确中共政党文化建设中的意识形态方向,夯实中共政党文化建设中的道德文化基础,突出中共政党文化建设中的民主文化特色,传承中共政党文化建设中的优良作风传统,推动中共政党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2年02期 No.8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行政论坛

  • 社会转型时期需要的现实性与非模式化的政策艺术

    张晓峰;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从无序向有序过渡的无先例可循的渐进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很多政策问题是首次出现,因而政策决策绝不能盲目照搬固定的经验和模式,必须依据初始条件的不同需要,针对需要的变动性与资源有限性矛盾,从现实需要出发,灵活地采取非模式化的政策艺术进行超常决策,推动政策创新,进而顺利实现社会转型。

    2012年02期 No.80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行政审查制度:行政纠纷非诉解决的新方式——以国外实践经验为借鉴

    冯勇;

    面对日益增多的行政纠纷和现有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不足,我们应当建立行政审查制度,即成立一些相对独立的行政审查机构,以更加快捷、低成本的方式有效解决行政纠纷。通过考察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日本的行政不服申诉制度和韩国的国民苦衷处理制度等好的做法,可以看出,行政审查机构能否保持相对独立性是制度成败的关键;实现便民性与严谨性的统一是行政审查制度的程序保证;必要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是行政审查制度的基本保障。

    2012年02期 No.8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李桂芹;

    刚刚步入"十二五",全面总结"十一五"哈尔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问题,对"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必须抓好"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支撑点。

    2012年02期 No.8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我国公众对慈善事业认识的几个误区及其化解

    聂洪辉;

    弘扬现代慈善理念对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十分重要。在实践中,我国公众对慈善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捐赠者的要求神圣化与妖魔化并存,以金钱衡量爱心大小,慈善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强制推行等。这些认识误区与慈善理论研究滞后,转型期无共识的价值多元化,社会过度市场化和慈善机构公信力缺失有关。消除这些误区要求学者必须加快慈善理论研究并扩大社会影响,政府破除各种障碍支持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重塑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重建社会。

    2012年02期 No.8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社会谣言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挑战

    陈东冬;

    信息社会,社会谣言影响力不断扩大,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构建理性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舆论如何引导这些新课题,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信用监督约束和惩罚机制,强化技术监测措施。

    2012年02期 No.8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浅析《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

    张晓华;

    <正>《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该书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以"孝悌、仁爱、诚信、礼仪"为核心。具体阐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它虽然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教育读本,但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2012年02期 No.80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