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新举措
姜小川
摘要(Abstract):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优化司法职权的配置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关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新举措具体包括司法权的定位与配置,司法权与司法行政权的分离,巡回法庭与跨行政区划法院和检察院的设立,建立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政法委员会,等等。这些新举措必将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职权;优化配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姜小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时报,2014-10-29.
- [2]上海辞书出版社.法学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242;熊先觉.中国司法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6;鲁明健.中国司法制度教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6.
- [3]陈守一,陈宏生.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362;吴磊.中国司法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0.
- [4]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44.
- [5][日]伊达秋雄.刑事诉讼法讲义[M].政文堂,昭和四十三年(1968)十月十日:15.
- [6]姜小川.司法体制之时弊:司法与司法行政职权合一[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4).
- [7]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27.
- [8]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64-265.
-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在“关于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部分中,共讲了10个问题,其中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就达5个之多。这些问题是: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三,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第四,完善立法体制;第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第六,提高司法公信力;第七,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第八,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九,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第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其中,后5个问题都是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
- 2 《决定》中关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内容至少包括:(1)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2)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3)统一刑罚执行体制;(4)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5)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6)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7)完善审级制度;(8)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9)检察机关对于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10)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11)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12)落实谁办案谁负责的办案责任制;(13)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14)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 3 如唐朝州一级掌管刑法的官名为“司法参军”,县一级掌管狱讼的官名为“司法”。
- 1所谓司法,就本质而言,应是“判断”,即在认识争端存在的前提下,依据既定的标准和规则,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此意古人创造“诉讼”二字时即已有之。“诉”者,告也;“讼”者,一乃争也,二乃人言,从公也。即当事人将相互间的纠纷告于第三者——国家司法机关——由其依法进行裁断。我国古代“判官”、“推事”、“断案”等对司法官员或司法活动的称谓,实际也含有此意。而在英文中,“法官”与裁判员是同一个词——judge——都是指评判人。作为动词,judge还具有审判、评判、裁判、判断之意。不仅如此,司法还具有消极、被动、中立、终极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