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管理的模式、价值取向和道路选择
陆文荣,段瑶
摘要(Abstract):
国家、市场与地方文化传统在村庄场域内的互动,形塑了不同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根据农民性、组织性、效率性和秩序性四原则,划分了六类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分别是强集体主导型、弱集体主导型、能人主导型、传统社会组织主导型、新型社会组织主导型和市场类企业主导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价值取向包括:实现对农户特别是小农户服务,农村社区秩序和社区内部平衡,结果和过程并重等。为此,农村社区管理要充分继承已有的组织和制度遗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基层建设投入,积极培育并完善新型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加大国家对农村反哺力度。
关键词(KeyWords): 农村社区管理;强集体主导型;弱集体主导型;能人主导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化流动:影响因素与社会结果”(132HFD03)
作者(Author): 陆文荣,段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培林.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体制变革[J].求是,2013,(15).
- [2]乡土中国分成了三个世界[N].中国青年报,2006-07-31.
- [3]程同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J].学术界,2013,(1).
- [4]杨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分析[J].战略与管理,2010,(6).
- [5]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1.
- [6]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 [7]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06-114.
- [8]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1,(2);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的混混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274-282.
- [9]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4.
- [10]卢福营.论能人治理下普通村民公共参与的非均衡性[J].天津社会科学,2011,(3).
- [11]钱杭.当代农村宗族的发展现状和前途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4,(1).
- [12]肖唐镖.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70-277.
- [13]温莹莹.非正式制度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T村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3,(1).
- [14]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J].社会学研究,2009,(5);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J].中国农村观察,2011,(6).
- [15]焦云霞,李萌.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中国农村NGO发展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3).
- [16]蔡建华,陈玉林,郑永山.对“公司+农户”组织模式的反思[J].宁夏社会科学,2012,(6).
- [17]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J].开放时代,2010,(10).
- [18]周建明,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