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体系的社会运行机制On the Social Operation Mechanism of Ancient Chinese Moral Standard System
龙倩;
摘要(Abstract):
道德规范体系以成熟、系统的方式体现了普遍的道德理想,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整套的道德规则与规范,同时也是人们行为善恶与否的判定标准,解决了人们行为的“应然”问题。人们行为由“应然”向“实然”的转换,需要一定的社会运行机制,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体系的社会运行机制主要媒介有礼俗、大众文化与乡约。礼俗互动从宏观上概括了整个社会的调控机制,在推动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众文化则从“俗”的层面在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乡约则是落实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到乡村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在传统社会的社会运行机制下,道德规范体系得到了有效推广与落实,其对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礼俗;大众文化;乡约;道德规范体系;社会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周易》德福观研究”(19CZX059)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龙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2.
- [2]张士裕.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J].民俗研究,2016(6).
- [3]王国维.观堂集林·明堂庙寝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4-125.
- [4]梁启超.什么是文化[N].时事新报,1922-12-07(副刊学灯).
- [5]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1.
- [6]王庆节.道德感动与伦理意识的起点[J].哲学研究,2010(10).
- [7]李绪鉴.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J].道德与文明,1993(1).
- [8]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5.
- [9]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C]//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 [10]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 [11]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12]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J].南京大学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