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东北亚安全动力与东北亚安全体系建构
孙红,战艳,杨叶平,白艳秋
摘要(Abstract):
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东北亚在安全动力上有全球层面的体系动力和区域固有的区域安全动力,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加强,二者均形成于冷战期间。冷战结束后,东北亚的体系安全动力和区域安全动力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构基于东北亚安全动力的超区域性和自在性这一现状,既要考虑到区域内国家的安全利益,也要考虑到域外干预力量的现实存在。
关键词(KeyWords): 安全动力;超区域性;自在性;共同利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YJCGJW005)
作者(Author): 孙红,战艳,杨叶平,白艳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Barry Buzan,Ole Waver,Regions and Powers: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3.
- [2]Barry Buzan,People,States,and Fear: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M].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 [3]王帆.美国的亚太联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 [4]Reuber,Paul and Gunter Wolkersdorfer,eds,2001,Pol-tische Geographie:Hnadlungs-orientierte Ansatze undCritical Gopolitics[M].Heidelberg:Selstverlag des Geog-raphischen Instituts der Universitat Heidlberg.
- [5][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战略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34-36.
- [6][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M].刘永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前言.
- [7]游博.崛起中的中日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78.
- [8]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4.
- [9][英]巴里.布赞.人,国家与恐惧[M].闫健,李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 [10]Pang Zhongying“Building Regional Security System”,China Daily,Mar.26,2004.
- [11]朱锋.六方会谈与朝鲜弃核:多边主义为什么能发挥作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7,(4).
- [12]金熙德.“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评估与展望”笔谈之“东北亚安全结构与中国的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