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26976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全面从严治党的缘由、内涵及重点

    姜小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列“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部分,从七个方面就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缘由分别从党的宗旨和执政党的地位、大党独有难题、党内存在问题、新时代战略布局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对“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的内涵,以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2023年03期 No.14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迈向新起点

    常柏;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实践所处阶段、取得经验和战略部署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判断、总结和要求。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站在“最佳制度安排”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的新起点予以认识和把握。

    2023年03期 No.14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哲学与思辨

  • 经学视域下的《左传》诗学及其经学史意义

    张继军;

    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左传》对于《诗经》的引用无疑是最多的。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论断更是明确指出了《春秋》及三传与《诗经》在思想、义理、方法和价值等方面都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左传》诗学从思想方法和精神价值两个层面对于后世,尤其是先秦汉初诗学的发展以及《诗经》的经典化都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经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诗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

    2023年03期 No.147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经济探求

  • 资本逻辑“双重性”的四维解析

    王洁钰;李茂润;

    资本逻辑是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关于资本逻辑的正确理解与科学定位是理解《资本论》的重要突破口,其中,资本逻辑的“双重性”是理解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深入探析资本逻辑在形成、演进、矛盾以及价值等方面的逻辑表征,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资本逻辑的“双重性”,真正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危机和发展态势,更好地将资本逻辑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新时代,既要利用好资本逻辑,充分发挥资本逻辑的正向效应,也要限制资本逻辑的负面作用,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以超越资本逻辑。

    2023年03期 No.147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党建员地

  • 新时代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的导向标准与实践路径

    李中阳;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相对薄弱环节。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开始时间较晚,党建工作开展晚,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党建经验不足、缺乏评估标准等一系列困难与问题。新时代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要坚持好政治导向性、服务性、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等准确导向,从创新学习方式、探索党建联建、优化党建内容、制定评估标准、培养党建人才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2023年03期 No.147 26-3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基层党建的效果评价机制探要

    吴迪;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基层党建是新时代弘扬建党精神的有效路径。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基层党建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为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注入精神动力,也是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员党性修养的应然之举。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实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基层党建效果评价常态化。丰富评价主体,健全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法,同时在“优化—落实”“检测—反馈”“试验—推广”机制上下功夫,从而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23年03期 No.147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公共管理

  •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内容与动力

    陈威;向俊杰;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维护、保持公民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而向公民提供的一系列公共服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方式、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加强环保技术创新、避免生态环境风险,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些方面的改革要想起到积极的效果,就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驱动力、政府高位发动力、环境市场机制的拉动力和公众环境需求的推动力等四个动力源的共同作用。

    2023年03期 No.147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基层政府助农服务创新实践及风险应对——以政府官员直播带货为例

    颜冰;黄真;

    地方政府现代化治理与服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政府有效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创新性地形成了官员直播带货的政府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魄力与勇气,形成了基层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推进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农村经济搭上电商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官员直播带货过程中由于经济活动与政府行为边界交叠、政府信用对经济活动背书以及官员、消费者与经济活动者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也可能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风险防范与规制,进而有助于充分且有效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2023年03期 No.147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哈尔滨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情况调查

    马庆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哈尔滨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注重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非正式制度和民间自治组织的功用,促进乡村善治;发挥乡村精英的巨大作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借助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从而推动哈尔滨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走深走实,实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双赢。同时,哈尔滨市还应继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

    2023年03期 No.147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 哈尔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实困境与纾困策略

    郭莉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社会治理中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本文在对市域社会治理概念深入挖掘基础上,对哈尔滨试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中央政法委有关文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指引》,哈尔滨市通过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三大板块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有所提升,但是当前还存在治理体制机制效能不高、顶层设计规划有待完善、治理方式亟待优化等问题。应通过强化党委政府“总引擎”、夯实基层治理“压舱石”、激发治理主体“强动能”、打造智慧治理“助推器”等方式破解困境,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哈尔滨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

    2023年03期 No.147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