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德刚;
毛泽东1930年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反对本本主义》,一篇是《调查工作》,这两篇文章都是石印本小册子,革命时期这两个小册子都丢失了。1957年福建龙岩上杭县一位农民发现了《调查工作》小册子,被中央档案馆收藏。毛泽东看到这本小册子后,认为极其重要,将名字改为《反对本本主义》并编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这就是说,真正版本的《反对本本主义》至今没有发现,考证这两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对于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很有意义。
2014年01期 No.9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王秀琴;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是"三型"执政党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前提,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和执政理念的提升。回顾我们党探索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大有裨益。
2014年01期 No.9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胡永琴;
通过对哈尔滨市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调查,发现哈尔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态势。但同时,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淡漠、信仰淡化和思想多元化等倾向。目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只有破解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才能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2014年01期 No.9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许察金;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是要抓好制度设计,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制度体系,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从而在根本上搞好作风建设,取信于民。
2014年01期 No.9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杨新红;苏青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密切党群关系,党及时恢复了与人民群众沟通的各种渠道,发扬了民主革命时期党沟通民众的优良作风,期望以党群关系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但党群沟通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使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不稳定的原因表面上体现在机制的结构要素中,实际上受潜在因素的影响。正确分析这一客观现象,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01期 No.9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陈燕;
选举环境是影响选举质量高低的因素,也是保障选举程序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党内选举环境建设,在对当前造成党内选举困境的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后,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优化党内选举环境的有效途径。
2014年01期 No.9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冯军旗;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就干部的培养问题,形成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干部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干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干部队伍要形成梯队结构;等等。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丰富了党的建设学说,并成为党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01期 No.9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田元甲;
列宁关于保持党员队伍纯洁的思想,在其党建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列宁从党员队伍的选拔、教育、管理、退出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党建思想。重温列宁关于党员队伍纯洁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队伍纯洁性建设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年01期 No.9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杜宇鹏;
康德伦理学将幸福与德性统一起来,在对以往伦理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德福观。康德将德福一致引向道德形而上学,将道德本身内化为人的信仰,这是康德德福观形而上的一面。但是,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具有很强的形而下的现实意义,以往伦理学研究较少注重此方面建构。从政治哲学层面研究康德的德福观是一个比较大胆的理论构想,同时,将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引向政治领域直至引向政府行政伦理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2014年01期 No.9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王光;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完备性哲学、道德与政治学说,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具有输出政治价值观念、诠释政治生活、约束政治过程的功能。在受到现代政治思想冲击时,面对需要重新诠释权力、君主与人民的关系等问题上又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人文主义精神旨趣、经世致用学术态度及君贵民轻的政治道德情怀继续加以审慎的反省并有条件的继承。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仍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理论话题。
2014年01期 No.91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白燕妮;
北宋的张载作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在批判佛老哲学的基础上,以"虚"、"气"、"虚气相即"为根基,在"太虚即气"的宇宙论推演中,提出了人性结构"二重"说,首次用"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来阐述人性。他秉承了孟子性善论的同时,也为以善恶论人性的伦理思想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这种本体论的人性论规定,不仅为道德修养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及"向内"的道德情感、道德人格的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2014年01期 No.91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 李永军;
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民生问题并提出建构民生伦理的任务,是研究民生问题的一个全新视野。当代中国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政府努力构建一套公平正义的民生制度;以社会为主体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在民生伦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01期 No.9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2014年01期 No.9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陆文荣;段瑶;
国家、市场与地方文化传统在村庄场域内的互动,形塑了不同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根据农民性、组织性、效率性和秩序性四原则,划分了六类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分别是强集体主导型、弱集体主导型、能人主导型、传统社会组织主导型、新型社会组织主导型和市场类企业主导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价值取向包括:实现对农户特别是小农户服务,农村社区秩序和社区内部平衡,结果和过程并重等。为此,农村社区管理要充分继承已有的组织和制度遗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基层建设投入,积极培育并完善新型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加大国家对农村反哺力度。
2014年01期 No.91 81-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李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特征。为适应这一变化,必须逐步改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供给模式,吸引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组织具有服务社会的本性,发展社会组织,能够在扩大供给主体、优化供给方式、改善供给状况和改变供给理念方面,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
2014年01期 No.9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倪莉莉;
当今中国经济、民生、维稳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社会工作的助力,社会工作助力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以基层工作为依托的社会工作的持续开展,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和具体社会工作发展环境,事实求是地利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优势视角分析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2014年01期 No.91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