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28618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向春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从国家的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7年06期 No.11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乡村振兴 战略之举

    张祝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既抓住了当前乡村发展的关键,也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要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根本途径,促进城乡关系的调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位一体,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提高参与的有效性,不断夯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2017年06期 No.11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哲学与思辨

  • 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沈广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符号、思想观念与逻辑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语言系统能力、激发哲学思想生命力、完善哲学话语体系,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通畅运行提供理路支撑。

    2017年06期 No.11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实践观视域下的“问题和主义”之争及其当代启示

    陈小娇;

    20世纪初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是当时中国社会主要问题和矛盾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从本质讲,"问题和主义"之争是实践和理论内在辨论统一关系的现实再现。研究20世纪初的"问题和主义"之争,对科学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17年06期 No.11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经济探求

  •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知青岁月里的探索实践

    崔学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经济思想逐渐发展为全面、系统、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追根溯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与中国时代发展进程、个人成长历程密不可分。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价值观形成、思想成熟、了解民情的重要阶段,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可以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产生的原点,是其经济思想实践探索的起点,是其经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出发点。

    2017年06期 No.11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研究

    唐飞;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盘活农村现有存量集体资产,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实现以涉农产权为质押物,把资产转化为资本进行融资,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归纳总结当前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融资困难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破解融资困难的政策建议,不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2017年06期 No.114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张涵;丛松日;

    当前,中国经济已处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遇。但同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因此,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立足本国实际,借鉴日、韩等国成功经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建立积极有效的产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以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7年06期 No.114 30-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科社新探

  • 网络民粹主义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影响探析

    高洪贵;栾超;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现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民粹主义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和延伸,网络民粹主义对逐渐热衷于在网络世界表达情感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民主监督意识、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由于披着网络外衣的民粹主义仍无法遮盖其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反权威性、极端民主性、群体极化性、话语霸权性等固有属性,所以它在不同程度上也干扰、消解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政治制度甚至国家政权的看法和态度,因此,从网络民粹主义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06期 No.114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党建园地

  • 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的三个维度

    孙艳春;王海鹏;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紧密相连的,是同他的成长历程和从政实践紧密相连的,是同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紧密相连的。学习和运用习近平党建思想,就必须科学认识它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脉络,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现实维度。

    2017年06期 No.11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国有农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以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为例

    张英;

    文章以八五四农场为例,介绍了国有农场在企业党的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特色党员志愿服务为抓手,以北大荒精神为感召深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党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7年06期 No.114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考核机制

    宋婷;

    制度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是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科学化的根本保障。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有效作用,离不开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考核机制,是提升非公有制党组织工作效率、发挥非公有制党组织实质作用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从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多维化考核机制入手,注重考核的成果应用,形成考核的严密制度体系。

    2017年06期 No.11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公共管理

  • 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宿州市的调查与思考

    夏红莉;

    整合和协调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资源与力量,构建系统化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以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宿州市应从明确主体责任、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建立留守妇女关爱服务队伍、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建立互助小组、积极打造关爱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推进欠发达地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

    2017年06期 No.11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大数据背景下公务员继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研究

    付超;余亚军;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提升公务员继续教育成效的核心环节,大数据在提供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同时,也促使资源共建共享思维和技术的变革。当前,公务员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数字资源大而无序、大而无力、大而无安、大而不强、大而不享等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必须重视数据标准顶层设计、加强数据技术创新、重视数据保护、提升资源质量、践行共享理念以促进公务员继续教育资源的全面开发和整合,落实"知识公益、共建共享"理念,最终促进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

    2017年06期 No.11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对哈尔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和探讨

    刘晓枫;

    建设智慧城市是推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都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探索,对哈尔滨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价值。针对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哈尔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即推进信息资源的"碎片化"向集约化整合,推进建管主体由"分散化"向"专业化"发展,推进投入模式从"单一化"向"社会化"延伸,推进建设过程从"静态化"向"互动化"转化。

    2017年06期 No.11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