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5614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运用艺术

    杨刘保;

    要推进战略,实现战略意图,达成预想结果,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战略运用艺术。战略运用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思维、战略举措、战略定力、战略旨归等五个方面,战略目标是愿景方向,战略思维是思想方法,战略举措是实践逻辑,战略定力是精神品格,战略旨归是价值取向,战略思维、战略举措、战略定力是具体的战略运行环节,将战略目标和战略旨归连接起来,推进战略目标,实现战略旨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战略目标、战略思维、战略举措、战略定力、战略旨归有机统一起来,构建起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中华文化底蕴、区别于西方认知模式的思维逻辑和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战略运用和领导艺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握战略主动的根本所在。

    2023年01期 No.14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

    张会静;

    青年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青年成长成才需要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是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独特精神力量,引领青年锚定人生新坐标、校准思想新航标、瞄准奋斗新目标。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坚持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重要依托,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历史感染青年,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引领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23年01期 No.145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哲学与思辨

  • 试论先秦道家哲学中的“仁”

    郭美星;

    在道家看来,“仁”本身是不带功利目的、自然生发的亲爱之情,是人内在情感的流露,因此,对于作为自然情感之仁,老庄持赞赏的态度,但是当道德丧失的世俗社会企图将“仁”作为客观的社会责任感与治国的方略之时,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在老庄看来,大仁者超越了世俗等差之爱,如天地一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并不以私心干预其中,因此,在体道的过程中,老庄提出了“忘仁”的主张,要世人从社会之“仁”的规范中超越出来,回归自然之仁,然而道家之“至仁”并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道家哲学应当站在更高层面作为价值追求、境界指向,与儒家“仁义礼智信”互黜互补,才能从中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理论可行性。

    2023年01期 No.145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科社新探

  • 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成逻辑

    王芳;申茜茜;李语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传承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建构现代国家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针对当下我国发展形势以及探索未来如何发展而进行的创新实践,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现实逻辑。

    2023年01期 No.14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自我革命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价值意蕴

    孙伯雷;周琦颖;

    面对新形势下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精神源自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伟大实践,内涵丰富,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了指引。文章深刻剖析了自我革命精神,解析了蕴含于其中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革命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和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并从三个维度深刻阐释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理路。

    2023年01期 No.145 25-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党建园地

  • 探索新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活化形式

    亓利;尚婷;

    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党史教育工作,党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党史文化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取前进力量的源泉,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思想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新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的发展使全时空学习变成现实,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全社会中的广泛普及,移动学习的影响力凸显,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在党史教育的推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党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年01期 No.14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法治论坛

  • 法治视域下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

    李志强;邢骜中;

    容错纠错机制是深化改革创新、鼓励干事创业、支持担当有为、宽容失误错误的制度化安排。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容错纠错的重要论述引领下,从中央到地方开始把对干部的容错纠错逐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高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需要在法治层面进行审视、判断和分析,在法治的轨道上获得其合理性、规范性和正当性。

    2023年01期 No.14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公共管理

  • 数字政府背景下民众参与政策制定与完善问题研究

    丁声一;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在数字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民众参与政策制定与完善、数字化的耦合和互嵌,但现实情境中民众意见嵌入政策过程的闭环机制尚未构建,民意数据应用价值和质量均有待提高,数据分析工具支撑不足,这些问题导致要实现数字政府新要求下的政策过程人民民主目标还存在差距。本文从民众参与对政策制定与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进展出发,提出构建民主嵌入政策过程闭环机制、塑造民众互动数据应用分析能力、技术从平台化构建向智能化新场景应用再升级的对策建议,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

    2023年01期 No.145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 新时代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三重逻辑和路径选择

    夏伟;齐玲;

    新时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将“社会治理”与“共同体”有机叠加使用,“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是一种更趋于融合型的社会建设思路,有着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清晰的现实逻辑。基于此,文章拟在“政党—政府—社会”视域下阐述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以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有所裨益。

    2023年01期 No.145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哈尔滨市“领头雁”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哈尔滨市9区9县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调研分析

    郭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当前,哈尔滨市村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治理方面存在“政治引领能力弱化,治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制度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升”“激励保障体系不完善,治理内生动力亟待增强”“后备党员人才匮乏,治理干部储备亟待增加”等问题。创新优化“选培育”机制,提高治理素质能力;健全制度化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机制,激发治理内生动力;建立后备干部“选训”机制,增加乡村治理人才储备。

    2023年01期 No.145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东北抗联研究

  • 东北抗联后期斗争蕴含的精神特质

    金兴伟;

    东北抗联蕴含的精神特质非常丰富。通过研究东北抗联后期斗争活动,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意蕴。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以后,东北抗联始终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东北抗联进入苏联,与苏联远东军进行国际合作;即使在苏联境内,东北抗联也仍然坚持派遣小部队回国进行抗日斗争,并付出了很大牺牲。东北抗联后期斗争史的艰难程度和特殊环境更加凸显了东北抗联的精神特质。

    2023年01期 No.14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