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视域的拓展On the 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 Vision of Contemporary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花凤春;
摘要(Abstract):
劳动价值理论是沟通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桥梁与纽带。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是"劳动力"价值理论。受制于马克思时代物质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本然局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视域局限于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在寻求劳动应然解放中,马克思将解放路径面向于人的"类本质"特性解放,归向为自由人联合体,进而将对社会主义的预想指向了统一联合的计划生产模式。随着当代劳动实然表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要素的生产登上历史舞台,使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视域获得极大拓展。劳动形态的必然转变,推动脑体关系的必然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然重构,并在劳动力回归生产力统一中明确了中国改革的必然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KeyWords): 劳动价值理论;脑力劳动;市场经济;共同富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反思”(20@ZH011)
作者(Authors): 花凤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
- [3]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88.
-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9.
- [5]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
-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7]顾钰民.再论价值源泉的唯一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5).
-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9]贺汉魂.劳动二重性真义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探析[J].齐鲁学刊,2016(2).
-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8.
- [11]陈学明,姜国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190.
- [13]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5]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6(6).
- [16]林剑.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劳动解放与社会发展的意义[J].人文杂志,2009(11).
- [17]储君浩,周戟.迎接智能时代:智慧融物大浪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
- [18]花凤春.马克思语境下劳动应实之思与当代劳动必然嬗变[J].广西社会科学,2019(4).
-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20]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
-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22]余金成.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重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5).
- [23]余金成.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生产力再认识[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2).
-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8.
-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 [26]刘骥.科技变革与新型劳动力需求:教育如何有效应对[J].教育经济评论,2018(3).
- [27]余金成.劳动论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