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治理困境
邵克;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持续高位运行,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内粗放式发展、社会矛盾显性化的一个缩影,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地方政府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其环保意志和治理能力也日益受到公众的质疑与不满。经济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环保职能的不健全、民情表达的不畅通、决策程序的不透明以及环境治理的不充分,是影响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地方政府面临着价值选择困境、体制性困境和政府能力困境。只有坚持科学、绿色发展的理念,优化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扩大公众的参与以及增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才能突破当前的治理困境。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群体性事件;价值选择困境;体制性困境;政府能力困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邵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7):23.
- [2]孟军,巩汉强.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量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10,(2).
- [3]陶鹏,童星.邻避型群体性事化及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0,(8).
- [4]于建嵘.参与的困境:2012年的社会冲突[J].南风窗,2012,(26).
- [5]覃冰玉.中国式生态政治:基于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5,(5).
- [6]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利益的表达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7,(2).
- [7]任丙强.农村环境抗争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危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
- [8]张磊,王春波.从环境群体事件看中国政府的环保困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
- [9]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J].社会科学,2012,(11).
- [10]Smith,Graham.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Environment[M].London:Routledge,2003:1.
- [11]任丙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3,(5).
- [12]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 [13]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
- [14]王绍光.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4,(3).
- [15]邓佳斌.群体性事件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4).
- [16]彭小霞.从压制到回应: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8).
- [17]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开放时代,2008,(2).
- [1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张岱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1.
- [1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