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1420

哲学与思辨

  • 马克思解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维度

    牟文谦;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终极关怀,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开与全面生成,又是人的自由发展与和谐发展交互作用的应然结果。科学理解人的本质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前提;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人的和谐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内在根据和重要标志,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维度。

    2012年03期 No.8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浅析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理及方法

    任琳;

    马克思主义关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与黑格尔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截然不同。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又是辩证逻辑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正确理解逻辑与历史的科学内涵,并从内在一致性高度科学考察逻辑与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本质及规律,学会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

    2012年03期 No.81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董晓飞;

    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大厦的一块基石,同时也是分析全部人类历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关注人的需要,并寻求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是需要理论研究的核心。为此,通过对需要理论的内涵的探讨,不仅对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深化价值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No.81 12-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经济探求

  • 俄罗斯入世对黑龙江省与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宋魁;宋晓松;李萍;

    俄罗斯入世将推动其融入全球经济,给贸易伙伴带来稳定的贸易环境,同时对黑龙江省与俄经贸合作产生一定影响。其主要影响是:为黑龙江省与俄经贸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宽间;整顿市场秩序,有利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范化发展;下调进出口关税,将降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成本,等等。

    2012年03期 No.81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视角:制造业的主辅分离——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杨书群;

    制造业的主辅分离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蓬勃发展。佛山市的制造业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因此佛山市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佛山市制造企业的主辅分离还面临着企业缺少自发性的需求、现行税法的制约、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具体操作中的习惯性约束等障碍。因此,必须在坚持政府引领、企业参与和市场推动的原则下抓住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这一主辅分离的核心,促进佛山经济发展的全面转型。

    2012年03期 No.81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克俭;

    <正>一、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黑龙江省森工系统林产工业企业多数组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规模大、技术领先、生产可靠耐用的产品而屡创辉煌。例如兴隆中密度的"神州圣维、板业

    2012年03期 No.81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阎正平;

    从国际经验上看,资源型城市实现顺利转型,需要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以及社会结构保障系统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不仅取决于内部转型能力的培育,还取决于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和国家政策支持的能力。

    2012年03期 No.8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科社新探

  • 宪政文明的历史文化基础及其路径依赖探析

    王建芹;

    西方立宪主义传统与欧洲特别是西欧历史上基督教文化存在着特定的历史传承,研究基督教文化传统与西方立宪主义思想源流之间的承继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类宪政文明的历史渊源以及非西方文化基础上的政治文明多样化特征,探索不同文明及其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宪政制度构建,也可以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更广泛的视角。

    2012年03期 No.8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社会政治制度创新的三次历史性跨越与演进规律

    赵永春;

    人类社会经历了自然历史过程,因多元驱动力进入政治社会。人类在政治社会的首要发明是创造了以统治阶级权力为核心,以相应体制为配套的人类自已管理自已的最高社会权力、社会管理、社会统治的组织形式——社会政治制度。迄今,社会政治制度创新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即从专制政治制度(奴隶主、封建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再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每次创新,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社会政治制度创新的实现,是向真正的民主时代的历史演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民主发展趋向的必然结果。

    2012年03期 No.8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方式

    梁永艺;

    增强社会成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是知、情、信、意有机统一的思想意识机制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主要通过利益激励、理论说服、情感诱导、环境熏陶、权威倡导等方式实现。

    2012年03期 No.8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人文关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新视阈

    王俊骏;廖洁珊;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与宗旨,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取向。在新时期,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高度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将人文精神作为大众化的实践维度。在人文关怀的视阈下,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要贴近民生,融合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的关系;要科学分析,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教育分众理念;要以文化人,创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群众喜欢的精神产品;要凝聚合力,营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社会环境。

    2012年03期 No.8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

    钱容德;

    建设文化强国应发挥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续不断,因其有强大的包容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应发挥这一优势。我国的文化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2012年03期 No.8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党建园地

  • 创新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李天明;

    在对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创新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提出建议:一是建立以"先锋工程"和"创先争优"为载体的考核机制;二是搭建网络平台,建立教育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建立城乡党建联动机制;四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责任和协调机制建设;五是完善对流动党员关爱和服务工作机制。

    2012年03期 No.8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思考

    马义新;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大课题,并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总体要求以及主要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影响党的纯洁性的突出问题,按照保持纯洁性的总体要求,在继承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探索有效途径,扎扎实实推进保持纯洁性的各项工作。

    2012年03期 No.8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论权力观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影响

    李一超;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掌好权用好权的风向标。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时期,了解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深刻内涵——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察、权为民所用,厘清权力观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党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好地推进和谐党群关系的发展有着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No.8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行政论坛

  • 新时期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

    魏向前;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地方政府间关联度和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加强府际合作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间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从多维视角对府际合作之必要性进行理论检视,并把握在当前府际协作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应如何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进程。

    2012年03期 No.8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政策敏感性培育问题探索

    刘东杰;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将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推进速度,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和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其中,政策敏感性的培育和提升在我国当前涉农政策密集出台和发布的背景下,显得迫切而重要。

    2012年03期 No.8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哈尔滨市城市物流体系的重构及政策选择

    张海涛;

    城市物流体系是城市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哈尔滨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其城市物流体系构建对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市城市物流业近年来取得一定发展,但也存在着市场需求与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市场运行不规范、体制和机制滞后等障碍。因此,必须在城市物流体系的建设上下工夫。具体包括:物流节点的规划和建设,物流网络的再造和优化,物流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市场准入,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完善等。

    2012年03期 No.8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创新社会管理要转变观念和机制

    曹伟;

    <正>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已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写进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并上升为国策。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观念和机制的转变,构建具有中国

    2012年03期 No.8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许淑萍;巩村磊;高洪贵;

    公共文化人才承担着群众娱乐、文化思想宣传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社会职能。面对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要认真把握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等措施,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黑龙江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12年03期 No.81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及出路探索

    许丽英;李明然;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这庞大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占相当大比例,他们在性格特征和行为导向方面与上一代农民工存在较大差别。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的特殊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权益,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012年03期 No.8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微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影响

    杨树林;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传播模式,在引导舆论和主导话语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伴随"政务微博"、"微博问政"的出现,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新形式、新手段,同时,也出现一些现实社会问题,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发挥微博积极作用,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发展并有所创新。

    2012年03期 No.81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渗透式德育:青年人才思想素质培养的关键

    任小琴;

    "十二五"时期正值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势必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困境。面对时代的挑战,传统的德育方式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应当构建起渗透式德育之网,以应对时代的需要。

    2012年03期 No.8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我国鄂伦春族研究综述

    海日;朱林;

    鄂伦春族是我国五小民族之一。通过对其历史状况、社会形态、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婚姻家庭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梳理和综述,使我们对鄂伦春族有一大致的了解,有助于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2年03期 No.8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中国农村现代政治文化的变迁及趋势——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

    胡永琴;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学者把这种变化归因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或者农村政治制度的变迁,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有失偏颇。实际上,农村政治文化从传

    2012年03期 No.81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