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6178

学习十八大精神

哲学与思辨

  • 中断与蜕变:后工业化时代正义观的困境与反思——以南茜·弗雷泽的正义理论为视角

    张笑扬;龙玲玲;

    在当前全球化和新社会冲突涌现的背景下,对正义的诉求已经分裂为三种不可替代的维度:经济领域的再分配,文化领域的承认,政治领域的代表权。传统的建立在分配基础上的、以民族国家或地域为基础的规范正义理论已不能满足上述三个维度的正义诉求。面对后工业化时代的正义中断与困境,南茜.弗雷泽立足于反规范时代背景,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正义批判理论,并对非规范的正义的实质、主体和如何实现等问题展开论述。弗雷泽的正义理论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破解社会正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2年06期 No.8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从非物质劳动到帝国再到大众——浅析《帝国》理论思维路径及哲学批判

    陈琼珍;

    迈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人类的劳动形式正面临着革命性变化。安东尼.奈格里和迈克.哈特在两人的合著—《帝国》一书中指出:新时代下的非物质劳动取代工业劳动占据霸权式地位。非物质劳动具有非物质性、抽象性、超时空性和生产主体性等特征,区别于传统劳动,开拓了劳动领域,延伸了人类交往范围,导致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发生巨大变革,引领了一个帝国的降临。帝国对人的统治无处不在,而只有帝国中的大众才能成为反抗帝国的坚实力量。《帝国》一书见解独特,其创造性思维以及谨慎求证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2012年06期 No.8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以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为例

    雷泳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向深化、实化。地方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的重大举措。绍兴是具有2 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绍兴案例,探析地方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价值旨归、基本思路、主要内涵和路径选择,并就地方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提出对策思考,具有典型意义。

    2012年06期 No.8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影响及化解路径

    刘洪俭;

    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多元文化长期并存,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文化冲突本质上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当前条件下,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难被理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难被认同,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难被认可,使社会主义荣辱观难被坚守。因此,积极寻求化解负面影响的路径,是稳固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的现实需要。

    2012年06期 No.8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人性自私说

    马庆玲;

    宋明理学的公私观视个人的利益、欲望为私,强调以封建道德规范压抑个人的利欲私心;视个体的独立性为私,主张个体对群体的绝对服从,轻视甚至否定个体价值和地位。明清之际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此展开了批判,为"私"进行公开的辩护。他们肯定"私"的合理性,进而对个人利益与物质欲望给予肯定;倡导个体价值与人格独立,反对群体对个体的束缚,反对封建纲常名教对人格独立的压制,进而发展到对诸多外在权威的反动。

    2012年06期 No.84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经济探求

  • 城中村房屋征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沈圩村城中村房屋征迁为例

    任兰;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房屋征迁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以安徽省蚌埠市沈圩村城中村征迁改造项目为样本,分析其工作机制、政策特点,操作流程,发现其程序设计不合理、利益分配欠公平、纠纷解决途径不畅通等诸多问题。研究结果为政府推动城中村房屋征迁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2012年06期 No.8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现行体制下农信社贷款管理模式研究

    朴松花;张冬梅;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主体多样化趋势加剧,特别是面对金融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农信社现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是农信社体制改革的重点。其中,贷款作为农信社的支柱业务,现行的经营管理模式虽具有一定的市场适应性,但其弊端和不足日益显现,风险集中、决策过长、赢利能力下降、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创新贷款管理模式是促进农信社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

    2012年06期 No.8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电子商务中购物陷阱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王海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购物纠纷,网络购物陷阱也越来越多,许多消费者都有过财物两空、投诉无门的消费经历。通过详细阐述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可能出现的欺诈现象,分析了网络购物陷阱的成因,并指导广大消费者如何预防和规避电子商务中的购物陷阱,从而安全消费,理性消费。

    2012年06期 No.8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科社新探

  • 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探析

    李文婷;高正礼;

    党的创立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摸索之后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以及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部署;在民众之中,救亡图存和满怀期待的民族心里情绪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得以展开的社会心理背景。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构成了此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2012年06期 No.8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尹鸿雁;

    社会管理的目的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利益不均衡、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建设滞后和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应该使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制度化,同时完善城乡群众自治制度和社会利益整合机制,并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2年06期 No.84 45-4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党建园地

  • 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朴林;王冬梅;

    做好群众工作是坚持党的宗旨和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转型,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问题复杂繁多。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和群众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不断丰富群众工作内容,拓宽群众工作渠道,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才能适应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要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为基本前提,以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以努力实现有效沟通为重要载体,以认真改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

    2012年06期 No.84 48-5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法理型执政模式的构建

    涂小雨;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实路径,也是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的必然选择。要以科学执政为基础、以民主执政为核心、以依法执政为保障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现代转型。

    2012年06期 No.8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四议两公开”:中国共产党推进村级民主自治的创造性实践

    马建新;

    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索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严格的程序、崭新的机制,从多方面深化了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体现了我国村级民主自治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实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012年06期 No.8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 再论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

    黄永胜;

    由于文化概念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关于文化在各个领域之间应用的理论也成为了当今世界研究的一个潮流。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政党文化的研究也深受中国国内学者的青睐。在其中,有不少学者在关于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理论中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赵理富所认为的:"政党文化的要素包括意识形态(或说政治思想)、组织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作风以及由此决定的政党形象"。这也是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比较主流的观点。然而,由于关于政党文化理论研究并不完善,中国国内学者在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理论中还存在着分歧点。笔者通过参照以往学者对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理论的观点,找出主要的分歧,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尝试回答关于政党制度、政党形象和政党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政党文化的核心要素问题。

    2012年06期 No.8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问题研究综述

    谭鹏;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是一个伴随时代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执政模式也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思考的相关问题,主要从概念特征、历史经验、特点不足、发展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2012年06期 No.84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行政论坛

  • 基层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史宏伟;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使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技术和理论,但是他们并不理解知识管理的价值。缺乏系统的政府知识管理体系,知识管理文化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管理考核问责机制。我国基层政府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不足,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改革基层政府成为当前基层政府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2012年06期 No.8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对完善我国政府见习制度的若干思考

    张文风;

    陕西省推出的政府见习制度,得到广大大学生们的热烈呼应和推崇,更是受到媒体和诸多社会人士的热议。从推出政府见习制度的意义入手,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见习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我国政府见习制度提出了理性思考和若干建议。

    2012年06期 No.8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强暴雨中的公共管理行为:反思与批判

    杨兴坤;

    <正>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据统计,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5毫米。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接近500年一遇。截至7月26日,77人遇难,其中房山区38人、五环内6人;46人系溺水身亡;6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11人身份待确认,造成经济损失116.4亿元。应该讲,政府在应对"七二一"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是迅速及时而且成功的,北京市政府也及时拨款1亿元用于救灾。但是,在笔者看来,还是有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或者说离人民满意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值得反思。

    2012年06期 No.8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 征稿、征订启事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

    2012年06期 No.84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后朝核时代朝鲜半岛局势及中国政策选择

    安成日;李姣婷;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区域安全问题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朝鲜半岛、东北亚、亚太乃至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还直接关系到与其利益休戚相关的国家——中国的安全与发展。2006年10月,朝鲜核试验后,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与朝核问题相关的多组国家间关系也有了新变化,朝核问题进入了"后朝核时代"。分析后朝核时代朝鲜半岛局势的特点和影响半岛局势变化的几组双边、多边关系,探讨中国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对我国更好地应对半岛局势,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国力的、有利于中国安全与发展的东北亚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6期 No.84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以辽宁省为例

    田源;董丽晶;

    基本公共服务是一种具有普适性、基础性和迫切性等特征的公共服务,在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上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辽宁省已初步建立政府为主导责任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供给主体单一化、资源配置比例失衡化、财政供给能力短缺化、服务供给标准模糊化等诸多问题。因此,要从强化政府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发动社会力量、规范服务标准、完善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促进辽宁省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尽早解决,同时也为实现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实践范式。

    2012年06期 No.84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文化主权意识下文化危机及其应对措施

    解瑞卿;王传干;

    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日渐深入,弱势文化国家的文化危机和文化主权意识逐步觉醒。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任务,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要取得这一战略任务的胜利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法治理念,并以法律的硬手段作为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升到文化主权的战略高度,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危机。

    2012年06期 No.84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总目录

    <正>~~

    2012年06期 No.8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