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6179

哲学与思辨

  •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逻辑探析

    刘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和理论渊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2019年06期 No.12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经济探求

  • 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旨趣和路径

    周柏春;陈泽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顶层设计进行了明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义在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城乡资本、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融合是建构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形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务必要统筹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高效统筹城乡资本要素,盘活盘好城乡土地资源,挖掘城乡人才潜力,攻克农业生产核心技术难关等途径,进而更好更快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2019年06期 No.12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六大抓手

    程玉伟;张慧君;

    乡村振兴战略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在这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居于首要位置,具有战略引领作用。助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六大抓手集中发力、综合施策,即构筑支持产业振兴的多元功能基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发挥"三治结合"引领作用,发挥乡村文化辅助作用,构筑支撑产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体系。

    2019年06期 No.12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科社新探

  • 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民主品性

    华雷;吴玉晓;董娜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为这条道路的核心内容——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充分认识这条道路的民主品性对于我们坚定道路自信具有价值层面的决定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源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继承了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全民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人民民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创于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志品质。

    2019年06期 No.12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教师自身建设论述的思考

    宗立华;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教师自身建设的论述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他从当代中国教育实际出发,基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要求新时代教师自身建设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素质能力提升为主线,锻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合格教师。这些思考为新时代教师自身建设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践行路径。

    2019年06期 No.12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路径探析

    刘大勇;刘一鸣;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优秀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不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而且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佐证。黑龙江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和抗日敌后游击战场,黑龙江红色文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区域红色文化。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丰富黑龙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资源,强化黑龙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并能广泛地传播黑龙江文化。

    2019年06期 No.12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党建园地

  • 刍议党内法规建设

    徐新彦;杜雨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9年9月,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和修订了18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一些制约党内法规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党内法规普及力度不够、程序方面的法规明显偏少、立改废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要处理好党内法规与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关系。要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019年06期 No.126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公共管理

  •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合作困境分析与应对策略

    黄亚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在引领城市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政府之间合作还存在许多难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律体系、四个核心城市"的发展格局,既是大湾区发展的特色,也是大湾区城市合作的难点。我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破解难题,需要进行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存在利益冲突、三地立法协调困难以及区域府际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府际合作困难。对此提出要有效协调粤港澳湾区区域利益、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保障、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合作。

    2019年06期 No.126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法治论坛

  • 试论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

    张密丹;

    公民个人信息权既包括公众从公共部门获取信息的权利,也包括公众在公共安全角度上个人信息被收集与使用的权利。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必须明确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价值定位和模式选择,既充分考虑公共安全,又结合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实现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构建。

    2019年06期 No.126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建设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路径

    杨江滢;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前,法治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国内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落实这一要求,政府作为营商环境责任主体,要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即可为。要以法治政府建设作为系统路径,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建设、政府诚信、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营商环境问题的标本兼治。

    2019年06期 No.126 51-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以社群主义为视角

    崔晖;张海涛;

    社群主义是阐释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一个关键切入点,从社群主义理论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社群主义理论,社会组织中有以下关键要素,即自我、共同体、认同、权利、美德、公共利益。社群为成员提供思维、行为、判断和生活的基本背景,假设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当自我实现的愿望遇到一种机制阻碍的时候,人会有越轨的倾向,该假设的核心是个体与所处的社群、社群之间和谐的关系,有助于消除社会冲突和群体失范行为。社群主义的要素如忠信、诚实、团结、奉献和利他等美德既是对人和群体的内在约束,也是构建人与社会融入的重要内在引导价值。

    2019年06期 No.126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