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561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农村基层治理:价值、阻梗与路径

    高洪贵;宋宁;项九龄;

    国家治理关键在基层,而基层治理关键在农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农村基层治理中集中呈现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显著优势。具体而言,将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全链条的实现形式、全面性的治理效能深度融入农村基层治理实践的各环节,将民主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农村基层治理赋能增效,但实践中农村基层治理却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下沉力度不够、话语传播效度以及动力激活力度不强等现实阻梗。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保障,完善话语传播体系,创新基层治理路径,充分激发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农村的生命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发挥出更大治理效能。

    2024年03期 No.15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哲学与思辨

  • 先秦儒道“人美学”思想及审美人生观建构

    孙思冰;柴文华;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儒家是“仁且知”,道家是“法自然”。在实现“内美”的路径上,两家又很相似,都主张向内的功夫。儒道两家的“人美学”思想对于审美人生观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从超越功利、内外统一、情理交融、刚柔相济等方面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崇高人生境界。

    2024年03期 No.15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经济探求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浙江实践及其经验启示

    徐梦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短缺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之一。一方面是激增的用地需求与极难新增的用地指标;另一方面,部分农村集体土地却处于“沉睡”状态,无法有效利用。自2015年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开展以来,浙江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亮点做法。同时,反观试点县和其他地区的实践,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浙江的实践探索表明,下一步全面推进入市需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内驱动力;三是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以共享发展成果。

    2024年03期 No.153 13-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科社新探

  • 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融入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意蕴、百年历程与赓续路径

    张瑞;徐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青年的运动规律,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了党对青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伟大的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内在底蕴源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源头活水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根基铸于马克思主义斗争观,根本遵循行于“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因此,新时代高校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培育出有理想、有担当、肯奋斗、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进而锤炼出新时代青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基于此,高校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斗争经验,在弯路挫折中淬炼斗争精神,在伟大胜利中激发斗争本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理想信念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

    2024年03期 No.153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 意识形态工作中要科学区分对待“三类问题”

    宋翠玉;

    科学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政治原则问题直指意识形态核心,学术观点问题是对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深层解构,思想认识问题关涉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三类问题”内在相连,解决策略却不尽相同。科学区分对待“三类问题”,是为有效加强阵地管理,保障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为避免思想僵化,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是为促进理论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合力。这需要树立法治理念、厚植理论根基、掌握辩证策略、运用多元工作方式等多维路径。

    2024年03期 No.153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 引领青年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逻辑

    王海亮;郑晨;

    引领青年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筑牢扎实的理论根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的自觉践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伟大建党精神及其赓续弘扬相伴相生,传承于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贯穿于党的青年工作;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青年成长成才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阐释好引领青年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逻辑,有利于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大体系”解析为“微元素”,成为青年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青春力量。

    2024年03期 No.15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党建园地

  • 家庭家教家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李中阳;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助于帮助其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为实现党员干部家庭监督提供重要载体,推动地方形成风清气正的优良政治生态。当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还存在政治认识不足、社会参与不足、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应当以“联”“实”“久”为主线,通过压实主体责任、优化活动内容、拓展社会参与、完善保障机制等手段,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24年03期 No.15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法治论坛

  • 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逻辑理路、制度演进与实践路径

    杨娜;刘强;

    改革开放后,党把依法执政确立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把依法行政确立为政府行政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既注重法治建设的广度、深度,也强调法治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对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提出了共同推进的整体性要求。二者的共同推进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践行人民立场的必然逻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举措。适应这一要求变化,相关的制度建设呈现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的特点,相关的法治实践也应为二者的共同推进提供保障与支持。

    2024年03期 No.153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公共管理

  • 价值链视角下智慧社区建设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胡厚翠;

    当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即平台载体的持续稳定性不足、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性不足、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性不足、专业人才的资源储备性不足、制度机制的供给完备性不足等。价值链视角下智慧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有:加大平台载体推进力度,加速数据融合共享力度,增强多元主体协同意识,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强化制度机制充分供给等。

    2024年03期 No.153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东北抗联研究

  • 《黑白》视野中的东北义勇军抗战形象探究

    赵森;李玉敏;

    东北义勇军是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力量,其抗战活动也是彼时舆论界关注的焦点。由上海东北协会刊行的《黑白》半月刊对东北义勇军后期抗战活动的报道篇数多,持续时间长,为研究东北义勇军提供重要参考。以《黑白》对东北义勇军的大量报道为中心,能够体察到东北义勇军抗战活动的真实处境,透视出立体化、可视化的抗战形象。东北义勇军抗战形象的宣传有赖于《黑白》的媒体报道,其形象的呈现在唤醒国人的民族观念以及坚信抗战必胜等方面亦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

    2024年03期 No.15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打造哈尔滨红色旅游核心引领区的路径思考

    刘红;

    作为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的龙头和核心,哈尔滨在引领和示范黑龙江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建议从“塑造红色旅游IP,破同质化困局”“以‘白’带‘红’,助力哈尔滨红色旅游‘破圈’”“丰富旅游业态,为哈尔滨红色旅游引流增效”“加强‘红色传播’,提高哈尔滨红色旅游知名度”“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哈尔滨红色旅游供给体系”“培养红色旅游人才,提升哈尔滨红色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发力,破解制约哈尔滨红色旅游发展瓶颈,将哈尔滨红色旅游打造成为全省红色旅游重要引擎。

    2024年03期 No.15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