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访问量:36842

本刊特稿

  • 以辩证法为线索辨析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黑格尔的思想关系——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张东辉;刘俊毅;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黑格尔形成了复杂的理论对话关系: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一致与分歧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重估。这三种关系可通过对辩证法的理解这一线索加以统摄,呈现出青年马克思在新存在论地基上重构辩证法的思想历程:他以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立场为启发并批判其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本质,构建“对象性活动”的新存在论根基,在此基础上将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阐发为感性的人生成与实现的辩证法。通过对三者思想的关系及其根源的澄清,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对马克思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得到说明,以此反驳“费尔巴哈阶段”的错误理解。费尔巴哈的哲学立场仅仅是启示性的,而黑格尔哲学是为马克思的思想形成提供深层逻辑的思想材料。同时,在马克思超越了其思想资源的意义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的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将得到辩护;而他此时确立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论根基也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提供了重要视角。

    2025年03期 No.15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

    赵卢雷;王方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最鲜明的底色,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坚守、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人民观的历史承续、对新时代以来国内外发展变化的主动回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体现为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要依靠人民群众力量、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要由人民群众评判改革成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牢牢坚持这一改革价值取向将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根基,凝聚起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实现对西方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2025年03期 No.159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哲学与思辨

  • 论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主动

    陈云龙;

    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鲜明深刻的生成逻辑、体用贯通的核心要义和自主创新的话语叙事,对于引领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主动具有重大意义。在生成逻辑上,全球文明倡议基于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文明交往需求之现实需要,具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时代背景,拥有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共生”思想等丰富的理论渊源。在核心要义上,基本前提是世界文明多样性,核心理念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层动力是文明传承和创新,有效途径是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话语叙事上,解构了“文明冲突论”,廓清了“西方中心论”的文明迷思,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守正创新,实现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话语体系创新。

    2025年03期 No.159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经济探求

  • 卢森堡与布哈林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分歧及其现实启示

    刘健;赵阳;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如何以马克思主义解释帝国主义的新经济现象,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卢森堡与布哈林的观点存在分歧。二人的分歧以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与资本积累问题为起点,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和历史趋势作出了不同的定论。卢森堡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大国为争夺剩余非资本主义环境的竞争。而布哈林则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为争取更大利润重新瓜分世界的竞争。二人的视角和方法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新变化具有启示意义:一是当代帝国主义呈现出“一体两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当代帝国主义为了攫取更大利润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三是当代帝国主义对公共利益的长期损害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2025年03期 No.159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科社新探

  • 中华传统师道文化背景下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解读

    郑秋月;刘玥璇;

    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取自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道文化,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更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精神动力。深入挖掘教育家精神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历史渊源,不仅是新时代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

    2025年03期 No.15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 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政策过程: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冯源;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旨体现在政策过程的人民性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政策过程的有机嵌合,既是理解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理论创新,也为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赋能。当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政策过程仍面临参与非均衡性下的代理困境、参与成本高企下的动力困境、数字技术升维下的无序性困境,种种挑战,不仅削弱公共政策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也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进程。因此,要着力从“完善机会结构,促进均衡参与”“降低参与成本,激活参与动力”“提升公共理性,规范参与秩序”等维度予以优化,从而全方位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功能,助力我国民主治理实效不断跃升。

    2025年03期 No.159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党建园地

  • 列宁晚年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与当代启示

    李中阳;

    列宁晚年在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基础上,结合领导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开展党的自我革命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通过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严格把控党员质量、同官僚主义作长期斗争等思考与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品质与实践特征。重温列宁晚年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对于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把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要求,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2025年03期 No.159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 “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振兴的党建价值

    李雪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的创新举措,它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堪称一项改写当代中国“三农”历史的伟大工程。“千万工程”经验党建引领意义巨大。2025年一号文件强调“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始终将振兴蓝图转化为生动的发展实践成果,展现“千万工程”经验的党建引领实践价值,把系列中央一号文件转化为新农村的现实。

    2025年03期 No.15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公共管理

  • 新时代“枫桥经验”:破解县域社会协同治理难题的治理范式

    李莉莉;

    县域是联结国家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的重要区域,县域社会协同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产生于、发展于、服务于基层的生动实践,与县域社会协同治理存在治理场景、治理主体、治理目标上的契合性。面对县域社会协同治理存在的属地协同机制短板、社会治理共同体暂未形成、源头治理积极作用有待发挥、数字治理效能未充分彰显等困境,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治理范式,坚持以人民至上、社会联动、风险前置、技术嵌入等手段实现为民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的治理目标,逐步推进县域社会协同治理。

    2025年03期 No.159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东北抗联研究

  • 东北抗日联军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时代价值

    任希贵;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是党走向兴旺发达的政治保证。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作为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永远是大写的。东北抗联在艰难困苦、英勇不屈的抗日斗争中,把宣传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当作首要任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历史经验是可圈可点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借鉴和传承东北抗联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2025年03期 No.159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下载本期数据